【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

【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圖片
【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
【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圖片
【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
【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圖片
【活動】南應大室設系「好感空間」聯名廠商,陪伴孩子的第一堂美感課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今年再次參與「好感空間展」,這是系上連續第三年參與該活動,持續推動「從體驗課程到美感素養」的教學理念。過去兩年累積的實務經驗與現場回饋,不僅奠定了南應大在兒童空間教育的專業形象,也成為現場孩童與家長們每年最期待、最熱情參與的攤位之一。今年,南應大更進一步與「Hey Kiddo 樂嘿教育」合作,攜手推出兒童美感訓練的三階段活動「Step1–3」,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透過遊戲、創作與設計,啟發對空間與美學的初步理解與興趣。

Step1、2由「Hey Kiddo 樂嘿教育」發想,Step1讓孩子們透過手作體驗進行空間構築的體感訓練。磁力片本身具有高自由度與組合的可能性,孩子們能在操作中理解建築與空間的「立體性」與「結構性」,也學習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創造出穩定且具創意的空間造型。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操作樂趣,也讓孩童能從小建立起對空間形構的直覺與邏輯。Step2轉向更具主觀思考與內在投射的創作方式。透過紙筆,孩子們將腦中對「家」的想像具象化,在白紙上描繪出夢想中的居住空間,進一步思考家的定位、空間機能與使用者的生活行為。例如:誰會住在這個家?需要哪些空間?家具應該怎麼安排才舒服?這一階段強調從自身經驗出發,引導孩子認識設計背後的思考脈絡與使用邏輯,也是一種基礎的生活設計素養養成。

Step3則是由南應大室內設計系師生攜手製作,結合設計專業與教育理念,實際繪製設計圖稿並以雷切機製作出三大主題空間模型:廚房、客廳、臥室。除了空間結構與家具模型外,現場還準備了豐富的軟裝飾品——如窗簾、枕頭、床單等小物件,讓孩童能自由搭配,進一步理解色彩、質感與氛圍營造的關聯。這不只是單純的手作模型體驗,更是一場微型的室內設計過程,讓孩子們在動手創作中實際參與設計思考。

除了這三大主軸活動,現場更貼心設計「創作記錄區」,提供拍立得與拍照牆,讓孩子們將自己的創作成果拍攝紀錄下來,帶回家與家人分享。這樣的安排不僅增加了參與的互動感與成就感,更讓美感教育從展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種下對設計的好奇與關注。此外,展場中也設置了南應師生共同製作的互動展架,讓孩童可以將磁力片配置於展架下方,而展架上方則為應屆畢業生余曉妍及邱鈺絜同學的作品-「巖嶼之間」,特殊的模型設計讓孩童驚呼原來衛生紙的素材可以做出如此擬真的地形作品。

活動中,也有許多家長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延伸課程或校園合作,讓孩子在學校也能接觸到相關的美學教育。透過這樣的三步驟設計,南應大室內設計系不僅將專業知識有效轉化為孩子能理解與參與的形式,也展現了設計教育的社會責任與創意實踐力。在培養未來設計素養的同時,也讓更多家庭重新思考空間與生活的關係,這不只是一次展覽,更是一場對未來世代的美感播種行動。未來南應大也將持續拓展與業界、教育機構的合作,讓美感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個孩子都能參與與感受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