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恭賀】2025 A+文化資產創意獎 南應大再奪最佳學校 室設系入圍7件 「綠倉回聲」勇奪銀獎

【恭賀】2025 A+文化資產創意獎 南應大再奪最佳學校 室設系入圍7件 「綠倉回聲」勇奪銀獎圖片
【恭賀】2025 A+文化資產創意獎 南應大再奪最佳學校 室設系入圍7件 「綠倉回聲」勇奪銀獎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的2025A+文化資產創意獎,經過了激烈的設計競逐,甫於5月28日揭曉各類設計獎項,南臺灣以文創設計著名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繼去年榮獲最佳學校獎,今年再次蟬聯,展現其紮實的教學與專業的設計軟實力。今年的A+文化資產創意獎,共七大類,包含: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及工藝、空間設計、時尚設計、數位媒體、永續設計、跨域整合類等2549件作品參賽,35位專業評審們評選出313件精彩作品,於27日進行最終的實體決選,最後評選出各類的金、銀、銅獎及A+特別獎、評審特別獎、年度最佳學校獎、年度傑出學校獎、年度展場設計等獎項。
在本次盛會中,南應大室設系114級畢業生表現亮眼,共獲7件作品入圍,其中包含6件文資空間設計類與1件文資永續設計類。最終,由黃教益主任指導的作品《綠倉回聲:天際的無垠延伸》榮獲銀獎,展現創新與永續並存的空間思維。設計者周森喆與邱柏叡同學表示,基地設定於彰化員林鐵路穀倉,這座穀倉曾是鐵路運輸糧食的重要儲存設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空間需求改變,漸漸失去功能,最終遭廢棄,實為可惜。該穀倉不僅承載著台灣鐵路運輸與農業發展的歷史,更蘊藏深厚的文化價值,因此,他們希望透過此次設計操作,為其注入嶄新生命。
在改造構想上,設計規劃分為兩大方向:
1. 功能重構:將穀倉重新定位為糧食存放空間,使其保有原有的使用價值。
2. 建築延展:採用垂直向上延伸的設計,引入垂直農場技術,並搭配能源回收機制,透過太陽能板與雨水收集系統,目標達成建築自給自足的永續發展。
此外,在空間設計上,開啟牆體連結筒倉與前側,並置入回字形廊道,讓參觀者能沿途欣賞歷史器具、感受牆面紋理,並遠眺城市景觀,最終抵達頂層,形成視線交流。設計中更融入親子教育體驗,透過輕鋼架平台,讓孩童親身參與採摘與種植,提升認同感與互動性。垂直農場則規劃單一入口以便管理,並設計彎折式參觀走道,增加空間趣味。
兩位年輕設計師期許,這樣的改造設計能夠承載歷史價值,同時作為創新場域,透過永續發展與城市建立更深厚的連結,實現文化與科技共融的願景,為建築再利用帶來更具未來性的可能性。
室設系黃教益主任表示,近年來,「老屋新力」與「舊建築再利用」的議題逐漸成為空間設計產業的新藍海。這些建築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脈絡,更保留了傳統營建工法與技藝,體現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氣質。在改造設計的過程中,如何在保存與再利用之間取得平衡,成為設計師亟需思考的關鍵課題。本系的畢業專題中,不少學生選擇深入探討此類議題,而專業課程也融入相應的設計思維,幫助學生建立紮實的基礎。其中,本系與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保持密切交流,並定期邀請專家來校講座,提供學生正確的觀念與知識,協助他們理解如何面對舊建築空間,如何在保留與改造之間取捨,以及如何活化其價值。在今年114級畢業作品中,更看到了不少令人驚豔的設計亮點,展現出本系學子們多元的創意思維與對文化資產活化的深刻理解。這些作品不僅回應了時代需求,也為舊建築再利用帶來更多可能性。
在2025 A+文化資產創意獎中,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表現亮眼,各設計領域皆展現卓越成果。除了室內設計系憑藉作品《綠倉回聲:天際的無垠延伸》榮獲文資空間設計類銀獎外,時尚設計系的作品《Paradise》摘下文資時尚設計類銅獎,商品設計系則憑《禾序》獲得文資產品設計及工藝類銅獎,而視覺傳達設計系的《金鹽映像》更奪得文資永續設計類A+特別獎。此次競賽成果不僅彰顯南應大在文化資產創意設計領域的優勢,也展現了教學實務與學生成就上的卓越拔擢,更充分體現其在設計教育上的務實扎根與前瞻視野。
瀏覽數: